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300MB15308713/2025-0001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数据局
成文日期 2025-06-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数据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02-24 16:55 来源:市数据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4年,市数据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统筹推进数字温州、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深化推进中国数安港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功举办2024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夺得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6项试点“大满贯”,在首届“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数据安全合规体系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全国共50个),《加快建设“数安港”,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入选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浙商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全省共20个)。11月22日至23日,国家数据局刘烈宏局长专程来温调研,对温州数据工作尤其是数安港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持续强化数据供给保障。加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管理,靠前赋能“三支队伍”建设、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数据得地等一批中心工作和重大改革,推动相关部门做好数据归集、治理、共享等工作,全面提升数据支撑力。一是迅速归集相关数据。以数据共享“三张清单”为抓手(指数据共享清单、数据责任清单、数据禁享清单),广泛征集各地各部门数据需求,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和数据回流争取力度,数据总量达到635亿条,支撑412个应用高效运转。二是全面提升数据质量。沉淀“调研、评估、核对、整改”四步走工作机制,开发61类通用质检规则,梳理26项系统性问题,联合数源部门清理治理数据500万条。建立人口、法人、教师等专题库,梳理一数一源标签53项,推进数据源头治理。三是深化推进数据共享。定期发布数据共享“三张清单”,推动单位求数与对外供数挂钩,有力破解部分单位数据只进不出问题。

(二)提速建设中国(温州)数安港。持续优化组织架构,迭代中国数安港“九个一”3.0架构,建立组织架构和指挥体系全景图,创新“一表统管”系统,配套建立部门自评和“红黄绿”三色考核机制,推动数安港193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完成率达93%。在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温州市数据质量评价、价值评估和估值管理规范(试行)》《温州数据交易中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等6个办法,配合举办《数据交易法(学者建议稿)》内部研讨会,开展《温州市数据产业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完成《“十五五”时期温州市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研究》等课题研究,为下步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优化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域、数据金库、联合计算平台等一批数据基础设施,获国家数据局批准开展数场等6个国家试点,进一步提升数据汇聚、处理、流通等能力。在产业培育方面,系统绘制招商“鱼骨图”,围绕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安全、数据应用数据服务、数据基础设施“六位一体”产业体系开展精准招商,吸引同花顺、企查查、企知道、鲁尔物联等268家数据企业落地数安港。在品牌提升方面,高质高效筹办数据安全发展大会、全球数字经济论坛等活动,全面打响“数安、企安、人安”三安融通金字招牌;组织、指导温州团队参加“数据要素×”大赛,在全国总决赛中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市数据局作为唯一一家地市级单位获评优秀组织奖;在浙江分赛中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市数据局获评最佳组织奖,综合成绩全省第一。

(三)全面加强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坚持把信息化项目管理作为调动各地各单位参与数据工作、支持数据工作的重要抓手。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发布实施《温州市市本级党政机关信息化项目验收细则(暂行)》《温州市市本级数字化应用“销并提转冻”管理暂行办法》,补齐项目验收环节和验收后管理的制度空白。二是严格项目审查。强化“非必要不建设、非紧迫不追加”的刚性约束,严把预算预审查、联席会议审查、技术审查“三审”关口,加强市县重大项目联合审查,推动资金安排向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倾斜,全年暂缓部门申报项目116个,其余项目也均对功能模块、费用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探索推进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资产化。市数据局完成软著登记1个(PLMS),正申请软著登记6个、专利1个(一种基于多信息理论的深度学习的数字化项目查重算法)。

(四)持续提升“掌上办”服务效能。城市运行方面,持续建好用好城市大脑、基层智治大脑等一批最强大脑和城市“一网统管”平台,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政务服务方面,全力将“浙里办”温州站点打造成面向群众企业办事的总平台,全市“一网通办”率达到99.76%,“一次都不跑”成为新常态。协同办公方面,保障“浙政钉”、OA系统、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网办平台、视联网平台等稳定运行,支撑机关运行协同高效。基层减负方面,针对基层报表多、重复填、多头报等问题,创新推出“基层数据宝”,实现基层数据一次填报、多次利用、多表共享,试点成效得到张书记、陈应许秘书长批示肯定。

(五)坚决守牢网络安全底线。一是扎实推进信创工作。市信创云部署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域等应用102个。联合市密码管理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务应用上云用云工作的通知》,启动编制《温州市信创云用云上云指导手册》,推动新建应用全部在信创环境部署。二是加强安全运营体系建设。建立“态势感知+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系统(SOAR)”的安全防御体系,持续监测全市政务外网威胁告警,实现电子政务外网领域重大安全事件“零发生”。三是加强运维监管体系建设。强化资产接入、服务监控、告警处置等全周期管控,纳管全市89个单位381个应用,通过全要素、全流程、全时段运行监测,有力提升政务应用可用保障能力。

(六)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传达贯彻省、市重要会议文件精神,进一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决心和定力,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高标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省数据局“三定”规定,统筹做好局机关“三定”规定编制和下属中心升格组建工作,新增承接的数字温州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社会建设等职能顺利起步开局。机构改革后,全力做好干部队伍建设文章,共提拔任用副科干部2名,职级晋升干部2名,商调、招录干部7名。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全力配合市委第六轮巡察,圆满完成经责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推动全局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运行。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凡是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党组集体研究,会前充分酝酿、会中认真讨论、决策不走过场,并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监督。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统筹推进“三个建设”,数字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数字温州建设和数字化改革统领作用,鼓励各地各单位以数字化手段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服务效能、改善生活体验,让更多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一是强化数据高质量供给。持续提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各方面基础能力,统筹做好数据编目、归集、治理、共享、开放等工作,推动全市各类数据资源集成集聚,有力支撑“三个建设”。加大数据集建设力度,在金融、医疗、交通、低空经济等领域打造一批高质量语料库、数据集。二是加强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高质量组织实施数字温州、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2024-2025年工作要点,严把信息化项目审查关口,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升多跨应用实战实效水平。落实“销并提转冻”管理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对低效应用进行关闭注销,促进存量应用降本增效。全面推进软件资产盘活利用工作,推动一批具有市场价值的政务系统向外复制推广,相关收益用以反哺数字温州建设。三是持续提升“掌上办”服务效能。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建设好、运营好“浙里办”温州站点、“浙政钉”温州节点、OA系统、视联网等公共性基础平台,支撑机关运行协同高效、政务服务好办易办。持续迭代、全面推广“基层数据宝”,打造全市报表“统一入口”,为更多基层干部卸下“指尖上的负担”。四是坚决守牢网络数据安全底线。加强政务云、信创云、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数据平台等重要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常态化做好“三高一弱”问题排查整治,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的安全良性互动。

(二)深化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激活数据要素创新动能。以中国(温州)数安港建设为主抓手,统筹推进数据基础制度、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产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数商积极参与数据价值挖掘和场景建设。一是继续积极开展制度探索,推动《温州市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立法,加快构建有利于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制度体系。二是高质量完成数场、可信数据空间等6项国家试点建设,加快城市数据空间谋划建设,为数据提供方、处理方、使用方提供安全可信的平台和技术支撑。三是持续加强空间、政策、数据、人才等要素供给,争取提级举办2025数安大会,吸引数据头部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在温集聚,推动孵化培育一批优质数据产品场景。

(三)统筹推进智算中心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智算中心建设。发挥本地新能源产业“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发展优势,联动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规划建设“绿色零碳”万卡智算中心,同步推动存量数据中心向智算中心转型升级,提升智能算力供给水平。二是加强智能算力全域统筹。建设算力管理中心,通过智能调度平台实现多元异构算力统筹纳管、弹性分配和监管监测,将分散的算力“一网统管”。三是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发挥温州算力资源优势和金融、医疗、交通等领域的数据优势,推动中国(温州)数安港、中国(温州)智能谷、国际云软件谷等产业平台招引一批大模型企业来温发展。组织实施《温州市“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先行在鞋服设计、医疗影像、眼科诊疗等领域推出一批创新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