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 ||||
|
||||
初夏的温州国际云软件谷处处跃动着创新脉动。在这片7平方公里的科创热土上,已汇聚7847家企业,其中数字经济企业2927家、软服企业731家。云软件谷发展服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今年片区新增企业649家,数字经济从业人员突破7400人。 位于云软件谷的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温州)产业加速中心,300余名各企业的研发人员正在专注攻关。这个7000平方米的创新载体自2024年10月运营以来入驻率超95%,已吸引67家科技企业扎根,并成功培育温州百栎信息科技等2家规上企业。“从签约到开业仅耗时9个月,龙湾区云软件谷发展服务中心在消防环评环节全程护航,近期意向引进的上海某汽车电子企业场地需求更是两日即获解决。”总经理周中蒙感慨道。流畅的政企协同,推动着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快速成型。 作为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该中心构建起全周期赋能体系:初创团队可免费调用AI语音技术模块,按需付费的灵活模式覆盖产品成熟期;专属金融团队为成长期企业嫁接资本资源;依托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产业网络,协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通路。如君马信息的VR中医诊疗系统,经平台对接迅速落地多家医疗机构,验证了“技术赋能+场景对接”模式的有效性。据介绍,当前一期空间已近满载,二期规划正聚焦中型腰部企业培育。 产业生态的系统化构建是云软件谷爆发式增长的根本原因。温州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为(浙南)开发者创新中心等重磅平台相继落地,形成从算力支撑到技术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其中市级智算中心运营周年即实现国产算力90%利用率,破解本土企业高价外购算力困局。政策杠杆同步发力,龙湾区对制造业软件服务采购最高补助50万元的政策,撬动浙江国坤智能科技等企业完成瑞立集团等20余家传统企业数字化改造。 人才集聚在此形成良性循环。去年以来,云软件谷联动温州数据集团、本土院校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博士创新站及新质生产力产教融合基地,累计引进院士团队机器人项目等11个领军型人才项目,培育了一批人才。通过举办“华为数字中国行2024·温州新质生产力峰会”等83场行业活动,打造“鸿蒙分享会”等创新社交IP。 面向“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和“国家高能级孵化器”建设目标,云软件谷将着力人工智能、开源鸿蒙两条赛道,实现产业规模大提升、专业人才大集聚、品牌影响大拓展。(记者 徐龙飞 龙湾融媒记者 余平) |
||||